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信息织梦云岭间,科技助力乡村兴|信息学院智行云岭·乡村振兴实践团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8日 12:59点击量:

  盛夏的阳光炽热而明媚,智行云岭·乡村振兴实践团怀揣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的种子,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这片彩云之南的沃土上,团队以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了一幕幕智慧与汗水交织的感人故事。他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乡村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同时,他们也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开展少儿编程科普课堂,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智行云岭·乡村振兴实践团,由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牵头,联合文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共同组成。团队已被选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合作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2024年8月,实践团队按照既定安排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凤凰谷里探“智”养  智慧养老新风尚

  团队成员深入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亲身见证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持下的“智慧+”养老模式。从智能穿戴设备到远程医疗服务,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老年人群体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信息时代下养老产业的新面貌。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把这份宝贵的经验带回校园,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养老产业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雨露社区见“重生”  戒毒所燃新希望

  踏入开远市雨露社区,团队目睹了吸毒人员从沉沦到重生的深刻转变。该社区不仅是身体的康复站,更是心灵的避风港。参观完毕后,针对社区提出的智能化康复需求,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及所学知识,建议引入AI辅助工具与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康复数据,预测效果并优化方案,促进个性化精准康复。同时,强调心理健康与价值观引导,提议建立法规教育体系,提升居民法制意识与维权能力,并加强社区监督与纪检,保障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电商中心话“网”销  产品走出大山路

  走进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亲眼目睹了电商平台如何成为乡村特产的“加速器”,更深刻学习到了电商运营与乡村振兴的紧密关联。他们了解到,通过选品包装、营销推广等一系列专业操作,农产品能够跨越地域界限,触达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中,团队深刻认识到电商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民收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学习到了电商平台背后的数据分析与市场需求预测能力。他们了解到,电商平台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及趋势,为农产品商家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决策支持。这种基于数据的运营策略,让农产品商家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销售计划、优化库存管理,并不断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对电商运营与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编程课堂启“智”梦  科技种子播心田

  在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个性化学习旅程。通过Scratch这一色彩斑斓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复杂的代码逻辑被转化为直观的拖拽操作,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探索编程的奥秘,将天马行空的想象编织成屏幕上跳跃的动画和互动游戏,每一次点击都闪烁着创意的火花。

  此外,实践团还引入了机器人搭建与编程体验,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科技的脉搏。从一块块零件的组装到程序的编写,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如何控制机器人完成行走、奔跑、灵活转向乃至精准急停,每一次成功都让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对科技无限可能的向往与追求。

花卉基地赏“艳”景  产业兴旺花满园

  漫步于繁花似锦的花卉基地,实践团成员不仅被非洲菊的热情与七彩云菊的梦幻所震撼,更被现代花卉产业所展现出的科技魅力深深吸引。他们亲眼见证了物联网技术如何精准调控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为花卉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种植者科学决策,优化种植周期,提高花卉品质与产量;以及人工智能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巧妙应用,有效保障了花卉的健康生长。

  参观完后,实践团成员们和当地工作人员开展交流,他们结合专业所学知识,深入剖析了花卉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现状与潜力。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设想,包括优化传感器布局以实现更精细的环境监测、构建高效的数据处理平台以加速信息流转与决策制定、利用AI算法预测市场趋势以指导生产与销售策略等。这些建议旨在推动花卉产业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还能够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黑泥地村见“蜕”变    小村庄现大变迁

  在村史馆的参观中,一段段历史记忆被唤醒,一幅幅发展蓝图徐徐展开。实践团成员们不仅看到了黑泥地村过去的艰辛与挑战,更感受到了村民们不屈不挠、勇于改变命运的奋斗精神。

  通过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贴近了乡村的真实脉动。他们倾听村民的声音,关注村民的需求,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答疑解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从法律咨询到政策解读,从心理疏导到法治宣传,每一项服务都旨在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筑起坚实的防线。

  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经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前进的动力源泉。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积极关注乡村发展动态和村民需求变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是一次心灵与知识的双重洗礼。在这片被智慧与汗水深深滋润的土地上,他们不仅见证了“智慧+”养老模式带来的温馨关怀,如何以科技之光温暖银发岁月;还亲眼目睹了电商平台如何成为乡村特产的翅膀,让农产品跨越地域限制,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深度融合。他们表示要将此次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今后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科技的春风吹遍更多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共同绘制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成员感悟

刀纪超(信息学院本科生)

  此次“智行云岭·乡村振兴”实践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智慧+”养老模式的无限潜力。在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的探访中,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温柔地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从智能健康监测到远程医疗咨询,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的和谐共生。这不仅让我对信息技术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未来在智能养老领域深入研究的热情。我意识到,作为云师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用技术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宋杨辉(信息学院本科生)

  走进雨露社区戒毒所,我被戒毒人员勇于面对过去、积极拥抱新生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对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调研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我亲眼见证了电商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推手,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这让我意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冰冷的代码和数据,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陈希(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此次实践活动,特别是参观雨露社区戒毒所,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戒毒人员通过教育、康复和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展现了人性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光辉。同时,在调研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乡村振兴政策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人民群众的信念。

白诗航(法社学院本科生)

  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法治在保障电商健康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平台规则的制定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同时,走访花卉基地和黑泥地村,让我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法治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使命,那就是用法律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琪(文学院本科生)

  走进黑泥地村,我仿佛穿越了一部生动的乡村变迁史。从贫困落后到如今的美丽富饶,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奋斗的精神。在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开展趣味编程课,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够滋养人的心灵,更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我将继续用文字记录这些动人的故事,传递乡村振兴的正能量,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乡村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奥琦(信息学院本科生)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对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在走访花卉基地时,我亲眼见证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如何助力花卉种植实现精准管理和高效生产,这极大地提升了花卉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这次经历让我深感信息技术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农业科技研发的决心,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技术创新。

王铝(信息学院本科生)

  在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开展趣味编程课,是我此次实践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看到孩子们对编程充满好奇和热情,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教育对未来一代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不仅让我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可能性,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或未来科技从业者,我们有责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乡村振兴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张子豪(信息学院本科生)

  此次“智行云岭·乡村振兴”实践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智慧+”养老模式的无限潜力。在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的探访中,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温柔地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从智能健康监测到远程医疗咨询,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的和谐共生。这不仅让我对信息技术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未来在智能养老领域深入研究的热情。我意识到,作为云师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用技术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徐艺(信息学院本科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智慧养老模式的温暖与希望。在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的探访中,我看到了科技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养老服务。这让我更加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贴近人性、关怀老年人的智慧产品,让老年人在信息时代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在信息领域的无限可能,期待未来能在智慧养老领域有所建树。

何怡航(信息学院本科生)

  在雨露社区的探访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坚韧与希望。戒毒人员通过努力和社会的帮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行动,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我救赎和重生。同时,我也看到了科技在帮助戒毒人员康复和融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用科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信念。

史慧柠(信息学院本科生)

  参与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从花卉基地的蓬勃发展到黑泥地村的华丽蜕变,我看到了农村面貌的显著改善和农民生活的日益提高。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信,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关注民生,才能真正找到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云师学子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要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