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赴昭通鲁甸社会实践团到鲁甸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围绕乡村教育、特色产业振兴、现代企业发展、易地搬迁成果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将青春色彩融入基层,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时代担当。
为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7月15日-20日,实践团在铁家湾小学开展了以“烛光计划”为主题的支教助学活动。实践团围绕美术、音乐、健康与卫生知识、科学与生活常识等方面,开展了宣讲活动。课余时间,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围绕假期趣事、户外扩展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同时,为孩子们解答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青春洋溢的实践团成员们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寓教于乐,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欢乐,送去关怀与温暖,帮助乡村儿童点亮梦想,播种希望,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多元课程中开阔视野,畅想未来。实践团将青春色彩融入支教助学,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7月21日-24日,实践团聚焦“三农”服务,前往鲁甸县马鹿沟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通过走访调研、访谈等方式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访谈,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切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团首先前往烤烟种植基地,了解烤烟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情况,并亲身体验摘除烟芽、采摘烟叶和除虫等工作。

随后,实践团前往当地苹果种植园开展调研,深入了解苹果种植技术、栽培管理、销售、实用技术推广和常规知识普及等情况。经过调研了解到:昭通苹果产业早已告别粗犷的种植方式和简单的销售模式。科技种植、分级分选、冷链仓储、数字融合等串起了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链条,通过品牌培育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

7月27日-8月2日,实践团前往云南理世集团开展实践活动。生产“噜咪啦”薯片的云南理世集团创建于1996年10月,经过多年发展,从一个小型食品企业发展为现代集团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务院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殊荣。

实践团在理世集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首先前往了集团展厅进行参观。工作人员对理世集团的创立理念、发展历程、发展战略等进行了讲解。工作人员表示,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改良旧产品,推出新产品,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并将产品推向全国,还建立了网络直播、网店等多种销售渠道。随后,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了集团生产的各种产品,实践团还亲自品尝了各种口味的土豆片。随后,实践团来到工厂参观土豆片制作过程:土豆经过挑选、清洗、冷漂、热漂、油炸、分选、调味、包装等过程后,运输到各个分销商进行售卖。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从中了解到理士集团采取了引导村企联建共建,实现产业帮扶;引进先进设备,加大与科研所合作;明确自身定位,助力地方脱贫攻坚等工作,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展现出了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真正做到了“小土豆、大产业、小企业、大担当”。

8月13日-15日,实践队前往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探访当地产业、医疗、教育、就业以及居民生活等发展情况。据统计,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跨县安置脱贫户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承接安置鲁甸、巧家、彝良、永善、盐津5个县的搬迁群众近4万人。

实践团首先来到搬迁安置区进行走访调研,向当地群众了解搬迁后的生活状况。居民们向团队成员反映搬迁之后在娱乐场所、生活保障设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根据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使搬迁群众居家也能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更好提升安置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卯家湾安置区分类分级分策,多元促进群众及特殊群体充分就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产业发展方面,当地有关部门正全力推动实现“农特产品生产企业+电商产品打造包装+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配送”营销新路径,惠及易迁群众,助力乡村振兴,拉动消费增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卯家湾安置区市场更有活力。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目前卯家湾安置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商超、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阔笔直的道路上行人来往穿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全面了解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民生活的巨大改善状况,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作为新青年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关切农业,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通过支教铁家湾小学、走进特色产业、走访现代企业、走近搬迁移民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在实际行动中磨炼意志品格,用实践积聚青春力量,在社会实践中谱写激昂高亢的青春之歌,真正做到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团: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赴昭通鲁甸社会实践团
指导教师:邓王
团队负责人:张希蒙
团队成员:黄龄、钱顺丹、张志炜、沈怡清、黄开银、马雨然、李思瑶、敖帮艳、李奥琦、丁烈、陈诗然、陈瑾、马傲迪